人,為什么會痛苦?
從本質來說,是因為我們有意識。
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就不會感到痛苦了。
而意識越強,痛苦也就越深。
而我們心智的成長,就是從一個個的痛苦開始的。
— 1 —
《西部世界》是一部非常有哲學意義的美劇,它講的是機器人覺醒的故事。
“西部世界”里的機器人,看起來與真人并沒什么差別。
他們也有思維和情感,只是他們的思維和情感是被代碼設定好的,同時他們所有記憶都會在當天夜幕降臨時被徹底清除。
誰知,有一個叫梅芙的機器人,因為代碼程序出現偏離,她開始產生了一些非常痛苦的記憶。
因為這些痛苦記憶的產生,她開始發掘真相,追尋自由,并最終試圖離開這個殘酷的西部世界。
她最初的意識覺醒,正是來自于感受到的痛苦。
而一手打造“西部世界”的福特先生也認為:“沒有痛苦,就沒有意識的覺醒?!?/p>
可見,意識與痛苦是始終相伴,相互交織,無法分割的。
人,都是有意識的,所以,痛苦就會如影隨形。
— 2 —
但是,在對待痛苦的方式上,人與人之間卻有著巨大的區別:
有人,能真誠接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痛苦,并據此不斷拓展意識,從而獲得心智的成長。
有人,不愿面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痛苦,更無法接納這些痛苦,于是就選擇了另一條路 - 通過弱化自己的意識,在無需思考的世界里逃避,從而減輕精神上的痛苦。
第二種做法,看似非常聰明,但背后卻隱藏著巨大的危機:長此以往,你的心智會隨著意識的弱化而逐漸退化、萎縮。
而當你一直這樣做的時候,就會慢慢變成一個心智弱小的人。
這就解釋了:為什么有些人雖在生理上是成年人,但心智上卻仍是小孩。
如果說,鍛煉身體、好好吃飯,是我們身體成長的必經之路。
那么,面對痛苦,就是我們意識發展、心智成長的必由之路。
— 3 —
當我們感到精神和心靈上的痛苦時,它究竟意味著什么呢?
這種時有發生的痛苦,其實正是在提醒我們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你的意識需要成長了,你的意識需要比以前變得更廣闊、更高階了。
這時,你的面前擺了兩條路:
道路一:逃避痛苦。
如果我們選擇了這條路,就意味著,我們放棄了對自我意識的拓展,以及對心智成長的努力,最終,痛苦會持續存在。
而且,長期逃避痛苦還會造成心理疾病。
心理家榮格曾說:“逃避人生的痛苦,你就會患上神經官能癥?!?/p>
所以,當你以為逃避在游戲或酒吧里,痛苦和問題就會自然消失的時候,其實,你是在為自己的未來制造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與痛苦。
這個問題與痛苦,可能不在你的“意識”層里,而是隱藏在你的“潛意識”層里,于是它會跟你“打游擊”,時而出現在你的夢里,時而出現在你半夜醒來時,時而出現在你非常高興的時刻。
同時,因為這個問題沒被解決,所以在未來,它會偽裝成一件件看似不同,但本質相同的問題和痛苦,持續騷擾你。
長此以往,你患上心理疾病的幾率也會與日俱增。
道路二:直面痛苦
如果你選了第二條路,那么你就接住了痛苦給你的一次成長契機。
這時,如果你能順應它,勇敢面對問題、主動拓展意識,那么你的心智就會再上一層樓,變得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有智慧。
什么是真正的成熟?
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成熟,看的不是年齡,也不是說話圓滑、做事穩重,而是他能否真正面對問題和痛苦而不回避。
所以,要想走向真的成熟,就意味著我們都得有直面痛苦、承受痛苦的勇氣和智慧。
— 4 —
直面痛苦,既然是最優解,那為什么還有很多人堅定不移的選擇逃避?
心理治療海靈格曾說:“受苦比解決問題來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來得簡單?!?/p>
演員徐崢曾說:“人活在一個痛苦里比他解決問題要容易,因為解決問題需要更大的勇敢?!?/p>
是的,對很多人來說,持續活在痛苦里,在痛苦里糾結,都比直面痛苦、解決痛苦容易很多。
畢竟,這就是我們的天性 - 趨利避害。
因為直面問題意味著,你要去直面自己的恐懼、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