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發表時間 2023-04-25 17:49:23
大埔有間拉面店“皓月”,在區內口碑不俗,店主兼主廚Edmand數年前在面家“山下”學師,在元朗曾經營另一間“山下”,因疫情結業。半年前與拍檔重新出發,看準大埔區較少特色拉面店,于是進軍這區開設這間滿載他們個性的拉面店。
店主兼拉面師傅Edmand每朝由10am工作到11pm,熬湯、淥面、煮醬汁也一腳踢。(圖片由U圖片提供)
裝潢簡約,跟一般拉面店無異。(圖片由U圖片提供)
日本每個地區的拉面,湯底都有不同特色,單是北海道,札幌以味噌馳名,旭川以醬油為主,函館以鹽味拉面最具代表性。這店就有齊以上3大北海地道區的拉面,另外還有極巨大虎蝦拉面、激辛拉面、特濃豚骨拉面、月見醬油拌面共7款常設口味。
大根豚角煮($45):五花腩先煎香再用甜豉油汁炆,厚切具口感;蘿卜浸汁一晚,夠腍又入味。(圖片由U圖片提供)
極巨大虎蝦拉面($138,周一至周五供應,假期除外):叉燒再配上一只8頭越南大虎蝦,先用料理酒腌辟去腥味,再炸熟、火炙突出蝦香,配櫻花蝦熬制的蝦味噌湯底,伴以櫻花蝦油,蝦味相當濃重。(圖片由U圖片提供)
月見醬油拌面($79):配料有火炙叉燒、月見玉子、紫菜絲、筍和蔥,配曲身易掛汁及彈牙的太面,帶蒜香的豉油汁則是為迎合港人口味而設。(圖片由U圖片提供)
函館濃鹽拉面($89):湯底換上濃厚的豬骨湯,再加入函館的鹽味油,湯底帶溫和咸鮮味。配上慢煮肩肉叉燒及火炙腩肉叉燒、日本溏心蛋、紫菜、炸紅蔥、木耳、筍及蔥。(圖片由U圖片提供)
函館的鹽味拉面多數用雞骨昆布高湯作基底,亦會加入豬骨熬,湯底清澈,配直面條,這店的做法迎合港人口味,把鹽味湯底改良,湯底改為濃厚的豬骨湯,加上函館鹽味油,鮮味更具層次感。豬骨湯落足材料,豬筒骨就有40磅之多,加上最出味的豬頭骨、帶膠質的豬手及帶脂香的豬背脂,熬到濃縮最少要10小時,廚房亦備有3個大鍋熬這湯底。
溏心蛋附送趣怪表情
新推出的特濃豚骨拉面,在豚骨湯中加入骨髓和真豬油,更是精華中的精華。取豬筒骨內的骨髓再壓碎成蓉,連凝固成的油脂,與函館鹽味油一起混入豬骨湯中,令湯底豚骨味道更濃縮,散發滿滿的脂香。店子也特別在溏心蛋印上可愛的表情圖案,有哈哈笑及生氣等不同表情,每日隨機精選,令拉面增添不少“生氣”。
特濃豚骨拉面的靈魂在于豬筒骨內的骨髓及豬油,將骨髓壓碎,連凝固的白色豬油脂混入豬骨湯中,散發原始天然的骨香及脂香。(圖片由U圖片提供)
特濃豚骨拉面($99,每天限定供應5-8碗):熬10小時的豚骨湯加入壓成蓉的骨髓及豚油脂,令豚骨湯味道更加濃郁,滿口脂香,配幼直的白細面更易掛湯。(圖片由U圖片提供)
每碗拉面放了兩個部位、不同做法的叉燒,有慢煮美國肩肉叉燒及火炙腩肉叉燒,前者較瘦,先腌味、然后抽真空慢煮兩小時、再冷藏過夜入味;后者是以秘制豉油汁炆3小時的手切五花腩,再用回炆煮的豉油浸過夜使肉質腍滑入味、肥膏入口即融,出餐前輕輕火炙帶出油香。肩肉口感軟嫩、腩肉入口即化,充滿油香,一次食勻兩種口味。
拉面碗置于約120度的保溫柜內保溫,出餐時有助湯面保持熱騰騰。(圖片由U圖片提供)
自家冷泡茶(各$15):有白桃烏龍、四季春及麥香紅茶3款,配拉面可解膩。(圖片由U圖片提供)
客人可揀曲的太面或直的白細面,太面出自日本人創辦及主理的本地南天制面,堿水量較少,面條依然彈牙帶爽;白細面面粉味重,較幼身和腍滑。為了出餐時拉面碗碗熱辣辣,師傅們有個細心位,會將拉面碗放在約120度的保溫柜內保暖。有些拉面店為了方便會使用現成木耳絲,但通常有陣菇菌澀味,他們不走快捷方式,小至配料如木耳絲也寧愿自行以原塊新鮮木耳洗凈、切絲;辛辣醬也堅持每星期兩次用原材料煮制,希望客人感受到他們的誠意。
皓月
地址:大埔墟廣福道103號地下C鋪
電話:2797 2088
營業時間:12nn-3:30pm,6pm-9:30pm
摘錄自香港經濟日報。
(點擊用戶名可以查看該用戶所有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