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發表時間 2023-05-09 12:21:12
俗語說“藥補不如食補”,即透過日常飲食達致“養生”。不少人愛將枸杞加入食療或用作泡茶,因枸杞含豐富胡蘿卜素及維生素C等,有助維持視力健康,且具抗氧化等功效,近年甚至被追捧為“超級食物”。但在中醫角度,脾虛濕盛等體質人士不宜經常食用。
據《中國藥典》所指,富食療價值的枸杞功效多,包括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可用于虛勞精虧、腰膝酸痛及眩暈耳鳴等,適合陰虛體質、腸胃不適、口干舌燥及肝機能代謝失調的人士進食,但因枸杞質潤,故脾虛濕盛、實熱邪盛、痰濕中阻人士不宜經常食用。
素食人士 可吃枸杞補鐵質
早前消委會測試市面27款枸杞,全部樣本均含β-胡蘿卜素,含量由每100克0.272毫克至1.130毫克不等,吻合中醫學上干枸杞能護目護肝的主要功效:測試樣本中,每100克亦含3.84毫克至18.93毫克維生素C,可幫助吸收鐵質,對于不能食肉的素食者而言,枸杞可作為補充鐵的食材之一。
消委會指,一般枸杞經曬干或烘干處理后,當中的維生素C和一些維生素B族,例如葉酸、B6及B12等在高溫下有機會被轉化,令營養流失,亦因維生素C和B屬水溶性,在烹調過程中若長時間浸泡在熱水,會令其營養大量流失。
長時間浸熱水 致營養流失
另外,若枸杞在制作成干果和儲存時未能除去多余水份,就很容易受霉菌和細菌感染,因此應儲存在密封干凈的容器,并放置陰涼通風干燥處。
衛生署表示,枸杞屬干果類水果,脂肪含量低,亦含豐富膳食纖維,但以同等分量與原個水果比較,一般干果含糖量較高,建議選擇無添加糖或鹽的產品較健康,并以此入饌或作小食,1湯匙(干果)可作1份水果計算,成人每日應進食最少2份水果。
轉載自晴報www.skypost.com.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并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臺。
(點擊用戶名可以查看該用戶所有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