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x8nnq"></th>
  • <label id="x8nnq"><legend id="x8nnq"></legend></label>
  • <dd id="x8nnq"><noscript id="x8nnq"></noscript></dd>

    <b id="x8nnq"><optgroup id="x8nnq"></optgroup></b>

  • <th id="x8nnq"><track id="x8nnq"><dl id="x8nnq"></dl></track></th>

    <button id="x8nnq"><acronym id="x8nnq"><cite id="x8nnq"></cite></acronym></button>
    香港脈搏www.etnetchina.com.cn
     財金博客品中資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電郵logo字體:
    分享:
    中芯國際(00981),股價又再返家鄉!
    羅國森
    作者:羅國森評論評論:點擊率點擊率:

    發表時間: 2023-04-21 10:42:48

    作者介紹

    資深投資編輯及投資專欄作家,擅長分析及品評中資股,曾擔任《香港經濟日報》旗下《投資理財周刊》執行編輯。2006年10月出版第一本財經專書《讓你富起來》,2009年5月出版另一本財經書《逆市淘金》。羅現職投資理財顧問,并取得注冊財務策劃師資格(CFP)。

      各位,你沒有看錯,中芯國際(00981)(下稱中芯)的股價,現在正向“家鄉價”,即招股價邁進。但我是說“再”返家鄉,即是早前已經返過一次,但之后又跌穿了,所以現在要再返。

      話說中芯于2000年成立,2004年來港上市,招股價2﹒69元。但2016年時曾將股份十合一。換句話說,以昨日的收市價25﹒6元計,股價其實只是2﹒56元,要重返家鄉,就要升至26﹒9元才可以。

      至于中芯上次返家鄉的時間,如果是它的粉絲的話,應該記憶猶新,因為只不過是兩年多前的2020年6-7月,當時中芯正籌備在內地發行A股。中芯的H股股價在該兩個月像坐了火箭一樣,由16元左右起步,短短個多月,股價升了逾倍。7月15日即市股價創下44﹒8元的歷史高位。

      但翌日中芯A股上市,股價單日急升兩倍(招股價27﹒46元人民幣,上市首日收報82﹒92元人民幣),但同一時間,在港上市的中芯,卻單日大跌兩成半,收報28﹒75元,比上日大跌9﹒7元,兩者落差之大,令人看得目瞪口呆。我曾經形容,這好像是有個劇本似的!

      自此之后,中芯股價就反復向下,曾經在招股價水平上落,但到了2021年8月再跌穿招股價水平后,就一直未浮過上水面。但踏入今年4月之后,中芯股價再度走強,股價一浪高于一浪。

      正如上文所說,現價只差5%便可以重返招股價。我相信,今次中芯可以一舉升破家鄉價,甚至再挑戰高位。當然,要升至2020年的歷史高位,相信不會是短期內的事。但如果中芯的業績持續創新高,要升至44元以上水平也不是太奢望的。

      上文提到,中芯于2000年成立,2004年來港上市,但除了上市首年賺錢之外,接著就連續虧損了5年,即使由2012年起開始未蝕過錢,但盈利表現飄忽不定,最好的2016年賺3﹒16億(美元.下同),但2012年又大幅縮減至只賺2261萬,2018年也曾倒退至只賺7721萬!
     
    A股上市后盈利趨穩
     
      不過,自從中芯于2020年在A股上市后,業績確實愈來愈好,當年的盈利增至6﹒69億,比2019年大升3﹒2倍;到了2021年,盈利再大升至17﹒75億。早前公布的2022年業績,盈利進一步增至18﹒18億,雖然只增長6﹒8%,但已是歷來最好的業績了。

      為什么中芯業績可以重回正軌?一切緣于2019年美國宣布抵制華為,觸動了中央的神經,因為盡管中國的資訊科技水平已經緊貼其他先進國家,但原來,作為一切智能設備必須的半導體,內地仍然未能自主研發,仍需靠進口。

      換句話說,中國的所謂高科技發展,仍然被外國人牽著鼻子走。于是,當時就有一個說法,要做自己的“中國芯”。而中芯在當時,以至今日,都是內地最大的芯片代工生產商。因此,當中央決定要制造“中國芯”的時候,中芯就已經“黃袍加身”了。

      正如我在早前的品評中指出,中芯的技術水平雖然不及臺積電,以至三星等公司,但這似不太重要,因為中芯開始將市場轉向內地。在2022年的業績中,中國區的營業額已占七成四,2017年時只占四成七。此消彼長,中芯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則由2017年時的四成,降至2022年的兩成一。

      如果主力內地市場,最尖端的晶圓技術又未必可派用場,因為中芯供應的芯片,主要用于智能手機(27%)、消費電子產品(23%)和智能家居(14%)。而實際上,中芯賣最多都是90納米及以下的芯片(62%),28納米也不過占15%。
     
    中芯受惠中方反制美國
     
      中芯4月份的升勢,緣于中國網信辦3月底時對美國半導體大廠美光(Micron)在中國銷售的產品啟動網路安全審查。市場相信,中國半導體產業又會再“受惠”。

      目前,美光在全球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疲欤幔螅瑁┑氖姓悸始s25%和12%,在車用儲存的市占率約40%;美光的營業額中約有10%來自中國市場。

      美光是世界最大的記憶體芯片制造商之一,2022年營業額在全球半導體公司排名第六。中國則是第一大芯片進口國,2022年占全球芯片市場逾72%。市場憧憬美光的部分業務可能會流向像中芯這類大型的晶圓代工企業。

      我曾經說過,我對中芯這只股票,其實沒有太大好感,所以一直沒有跟進,直到2020年中芯上A股,令到中芯股價爆升,才開始留意。但當時的結論是,除非中芯的業績能夠趨穩,我才會考慮買入。

      到了去年底,我終于對中芯的看法改觀了。我在兔年推介股中,也選了中芯。而且,暫時來說,中芯是我的推介股之中,表現最好的一只,實在有點意外。

      無論如何,我絕對相信,中芯股價會繼續強勢,因為北水也不斷在增持呢!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并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臺。

    分享:
    返回品中資
    上傳圖片
    僅支持JPG、GIF、PNG圖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評論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登錄 后發表評論,立即 注冊 加入會員。
     (點擊用戶名可以查看該用戶所有評論)  只看作者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順序 ↓倒序
    • 暫無讀者評論!
    評論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觀點
    登錄 后回復評論,立即 注冊 加入會員。
    發表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順序  ↓倒序
    • 財金博客
    • 理財/管理
    • 健康人生

    • 時尚藝術
    • 吃喝玩樂
    • 全部
    • 財金博客
    • 理財/管理
    • 健康人生

    • 時尚藝術
    • 吃喝玩樂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個月內新增欄目
    凌辱合集在线观看
    <th id="x8nnq"></th>
  • <label id="x8nnq"><legend id="x8nnq"></legend></label>
  • <dd id="x8nnq"><noscript id="x8nnq"></noscript></dd>

    <b id="x8nnq"><optgroup id="x8nnq"></optgroup></b>

  • <th id="x8nnq"><track id="x8nnq"><dl id="x8nnq"></dl></track></th>

    <button id="x8nnq"><acronym id="x8nnq"><cite id="x8nnq"></cite></acronym></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