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一日電影,一日時裝”Nadia Tang,自2010年開始,深信美好事物來自“My Unexpected”,以文字描述電影與時裝之關系,后成立Wear香港街拍Facebook專頁,在街頭發掘充滿個性的人、了解當中故事。2014夏天前往倫敦學習Fashion Marketing,繼續追求時裝夢。
近這兩年,不論是走到街上、去到機場、外游旅行時都不難發現Goyard手袋的蹤影,它的普及程度滿布大街小巷,尤其亞洲地區,幾乎都能看見大大小小Size不一的包款,那標志性的經典圖案,仿佛已虜獲大眾的心,讓人如此著迷,到底這個品牌背后的故事會是什么呢?
低調卻奢華的品牌Goyard,從不找代言人、也不會在社交媒體上發起營銷攻勢,只是默默專注在工匠精神和技藝之中,把品牌傳承下去。作為貴族行李箱始祖,品牌歷史要追朔至1792年,由設計師Pierre-Fran?ois Martin所創立,以“Maison Martin”為名,為歐洲王室、貴族和上流社會打造實用與美觀兼具的客制化行李箱,還包括一些家具、精致藝術包裝相關之商品等,是那個年代高級社會地位的象征,據說拿破侖三世一生只用這品牌的旅行箱,溫莎公爵與公爵夫人也是品牌粉絲之一。在1845年,這個家族雇用了Fran?ois Goyard作為學徒,后來正式接手公司并更將品牌改名為La Maison Goyard,數數手指、創立至今已有將近逾兩百多年的歷史。
作為品牌最大的特色,不得不提Goyard極具辨識度的經典圖案與當下的“logo”回潮,起初看可能會覺得沒什么特別,但卻非常耐看,大概經典就是這種感覺。Goyard標志性的Y字Monogram圖形設計,設計概念源自后印象主義畫派的點彩畫法,由家族第二代傳人Edmond Goyard于19世紀末首創,一直沿襲至今。據說要完成一塊80×80的面料,需要工匠專注地繪制4個多小時,所花費的功夫可真不小。來看看Goyard當年的客戶都有誰……在巴黎旗艦店內的一只古董檔案柜內,你能看見的名字包括畫家畢加索、探險家Jacques Cartier、印度卡普爾塔拉王公、菲亞特汽車創始家族the Agnellis、美國洛克菲勒家族、俄羅斯沙皇羅曼諾夫家族阿迦汗公主、Karl Lagerfeld等……可見品牌的奢侈品地位和權威性。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并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臺。
(點擊用戶名可以查看該用戶所有評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