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生于八十年代,土生土長的設計師。在香港讀設計,在香港做設計,在香港教設計?,F為Hintegro Design的掌舵,同時在母校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任教。致力用設計作手段助學生開眼界,用設計作媒體為人帶來正面影響。
開始留意本地藝術家陳惠立,是2020年大館檢閱廣場的公共藝術作品《站在遠方的你》。尤記得當時正值疫情,公共游泳池封閉良久后重新開放,傳媒紛紛報道泳客興奮的心情,似為沉寂的城市帶來一點好消息。當時以“游泳池”為創作意念的藝術品正好在初夏高掛,看到鏡面、藍色和黃色的“平面池”,心情頓時豁然開朗。
后來見到陳惠立為林家謙的演唱會《Summer Blues》臺上“起”了一個游泳池做舞臺效果,用Digital Mapping的方式呈現。以一個游泳池,自自然然地為觀眾帶來清新和放松的感覺。
藝術月尾升之時,陳惠立和策展人何宛如在香港藝術館旁的戶外空間再次筑起“游泳池”。藝術家參照了被抽空的游泳池,以仿如置身于池中的視角,描繪出公共與私隱之間的距離。是次的裝置作品《路過蜻蜓》中,藝術家于尖沙咀海旁“開箱”,邀請觀眾親身踏進一個由藝術家建構,高4米,寬5.5米,長11米的游泳池之中。
作品規模頗大,需要由建筑師做結構和工程。值得一看的,是整個游泳池皆用了意大利高級磁磚牌子Bisazza的馬賽克砌成。Bisazza早于1956年就在意大利威尼斯的小工場開始制作馬賽克,以“防潮”和獨特的圖案見稱,從使用在大型建筑的立面,到打進家居或酒店的浴室。后來Bisazza家族的小女兒Rossella加入后,憑著以前當芭蕾舞家的經驗,開始和更多設計師及藝術家的合作,令馬賽克亦多見于藝術品之中,同時開發更多顏色和圖案,為馬賽克創造了更多可能性,而且更貼近生活。策展人Louiza亦提到慶幸這次有Bisazza的支持,一路來回和他們實現《路過蜻蜓》戶外裝置。
池內墻身的馬賽克磚于日夜間閃爍著微光,當中交迭的太陽椅或不定時的廣播緩緩喚起了隱藏在公共空間中的更微妙的氛圍。陳惠立帶來一個容納更多可能性的場所,承載著我們的渴望,親密和情感的重量,藝術品將展出至明年三月,路過的話去“游”下水,感受一個快樂時光!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并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