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生于八十年代,土生土長的設計師。在香港讀設計,在香港做設計,在香港教設計?,F為Hintegro Design的掌舵,同時在母校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任教。致力用設計作手段助學生開眼界,用設計作媒體為人帶來正面影響。
六年前,我正在福岡出差。收到日本家具拍檔Sakai-san的一通電話,叫我無論如何都要趕去鹿兒島一趟,拜訪一個叫Hachiman-san八幡先生的人物。當時我沒有想太多,只管去馬,請當時在日本工作的Rosly從長野縣白馬趕過來幫忙做翻譯,然后我駕了三個半小時車,直奔鹿兒島去。
圖左:Hachiman-san (右)/Osako-san (左)
圖右:建筑師 Tani (左)
就是這樣,和Hachiman-san及他的建筑工作室Vega House結緣,才有Mizunara Whisky Bar的庭園設計,設計師和裝修師傅交流,認識建筑師Tani和Keigo,到今天我們正在探討霧島神宮附近的活化計劃。
Vega House除了做建筑設計,平日亦會舉辦開放日和市集,免費讓鹿兒島的職人品牌來擺檔,與島民同樂。這次臨走前正好是市集開幕,Hachiman-san拖住狗仔Hachi,落手落腳安排場地。在鹿兒島成長的Hachman-san已年屆六十,但依然有心,希望為小區做點事。
一年前,Vega House將一所傳統武士屋活化為溫泉旅館HOGETSU萌蘗,希望以建筑設計活化小區,同時向外宣傳鹿兒島的歷史和文化。HOGETSU是一座經過翻新的前鹿兒島武士住宅,在江戶時代,鹿兒島的薩摩漢統治者將該地區劃分為113個區,每個區都有小型武士住宅小區。與中心有特殊武士區的其他小區不同,薩摩漢武士與普通人住得很近。即使在幾個世紀后的現在,在新建的HOUGETSU仍然可以感受到武士生活的痕跡。例如石墻和籬笆設計展示了“難攻易守”的考慮,亦有一些反映鹿兒島傳統建筑精神和工藝的一些元素。
上次探訪Hachiman-san的時候,我只是輕輕提到我喜歡他的衣著打扮。翌日他就送了一套衣柜里已不合身但仍然新凈的衣服給我。我接過手,感覺是收到一份福氣和祝福。我希望自己60歲的時候,亦能如此有活力,繼續熱愛設計和文化。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并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