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方元,曾為一家跨國企業的高級行政人員,奔波于上海、臺北、香港和新加坡。40歲前仍是負資產,欠樓按幾百萬元,沒積蓄沒股票,銀行存款亦只有三個月左右工資,座右銘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后得《富爸爸窮爸爸》一書啟蒙,決意改變理財習慣,學習投資,以十多年時間做到完全財務自由,做自己喜歡的事。
新春進步,萬事如意。
春節假期,做了什么?
一般人都是吃喝玩樂,煲劇看電視,就沒什么了。年年如是,沒有特別。我也差不多,初一回老家向爸媽拜年,然后去了西貢車公廟上香,再回自己家,看看電視……其實也沒什么特別。
許多人打牌,打足幾日。大家講吉利說話,但都是求取財富有關;即使子女講“恭喜發財”,也一定講“利是逗來”。大家習以為常,以為說笑,卻其實是灌輸錯誤的求財觀念給孩子。
曾經有富二代跟我說他爸新年帶他們看地盤,對年初一下午就看地盤。他爸說沒人開工,看得清楚,而且人少方便,又安全。他說他由小學開始,周六周日也沒有假期,總之跟他爸到處去。
就像城中首富在訪問中曾說,兩個仔8、9歲已坐公司會議室一角聽他們開董事局會議,他們是培養子女學做生意接班,就是教他們生財之道。
(istock)
當然他們發了達,也一樣吃喝玩樂,鋤大弟賭牌也有,卻不會日光日白去賭。有超級富豪說他們多是晚飯后9至10點開始,玩兩三個鐘,當然第二天繼續上班。他們,就是一班“咁高咁大”的人一起吃喝玩樂,沒有所謂工作、休息和放假,玩牌也是談生意,是生財之道。
大公司的高層都會在年初一去老板處拜年,去的人即使不愿意,但拜年講人氣,老板家人氣旺盛,旺丁旺財,這亦是生財之道。
許多人自己偷懶卸責,莫非教子女勤力負責嗎?他們求榮華富貴,是求財。即使茶餐廳老板,有哪一個不勤力,仍得把樓面廚房打點好,因為那是生財工具。
生財,還是求財,一字之差,天淵之別。新的一年,祝愿大家生財有道。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并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