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那閨女》伴著滿屏的“催婚節奏”開播,一時間把35歲的吳昕送上熱搜。她說自己事業不行,感情不行,焦慮,恐慌,說得淚流滿面。
有人羨慕她:我要像她這么有錢,才不會焦慮。
也有人心疼她:這么多年,她確實不容易。
但最讓我觸動的還是這句話——35歲的女人了,哭什么???
這句話好冷,卻又讓人無從反駁,可是35歲,對一個女人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呢?35歲,到底該活成什么樣子呢?
《黃帝內經》用“七”來記錄女人的生命周期,35歲剛好是“五七”,是一個人生節點。
生活中,也常聽人說起“35歲前,我一定要結婚”,“我一定要在35歲前生孩子”,“我要35歲前買到自己的房子”,等等。
35歲,像是一條不能再退的底線,更像壓在女人心頭的一個“坎”。不管外界如何定義,這個年齡也的確走到了中年的邊緣。
01
35歲的崩潰,悄無聲息
35歲女人的價值觀里多了一份悲觀主義,她們習慣人前獨當一面,崩潰時,也不會發出太大的聲響。
在人群中,已婚的會羨慕未婚的自由,而未婚者又會羨慕已婚的那份“歸屬”。但確切地講,這份悲觀更多來自“角色期待”,自己給的以及這個社會擺在那里的期待。
在節目里,吳昕說起自己的感情和事業時,她在不停地否定自己,說自己“很差”“不行”“不好”。
即便在最好的娛樂節目里做主持人,她依然認同了外界對她的否定——“你是最沒有長進的那一個”。
她說:我人生中的一個魔咒,就是特別怕聽到一句話——這么多年一點沒有長進。
是,這句話大概是她聽得很多的一句評價,或者是她對自己的評價。說到節目被砍掉,她說:“為什么別人都不拿,只拿你的呢,你就是最差的那一個?!?br />
聽到這里,忍不住跟著她難過,在這個年齡,單身的她就像一個在社會期待面前叛逆的孩子,而隨處可見的指責,足夠她把自己否定得一無是處。
她把外界所有的評價,背到自己身上,越急切地想要做好,越發現什么都抓不住。
她一方面想要找一個愛人,一方面又擔心結婚生子會中斷她的職業生涯,有人說她想得太多,其實,現實很多時候比這些還要殘酷。
35歲的女人的確不敢輸,不敢弱,即便裝作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也總是小心翼翼地試探和前行,很多時候,她們帶著焦慮和恐慌,像在逆流而行。
她們輸不起,也害怕再沒有重來的機會;她們小心翼翼,唯恐失了一個成熟女人的體面。